全国中医药非遗技术传承大会:探索传统技艺的现代化之路

(文/孟希)2024年11月10日,第二届(2024)全国中医药非遗技术传承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。此次大会由中国…

(文/孟希)2024年11月10日,第二届(2024)全国中医药非遗技术传承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。此次大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,以“弘扬中医文化,传承非遗经典”为主题,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专家、非遗传承人、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企业代表等数百人参与。大会旨在搭建一个深度融合产学研用的平台,通过技术展示、学术研讨和产业对接,共同探讨中医药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,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bd66e7d930a740933412be2519873ffa.jpg

【图为大会开幕式现场】

大会开幕式上,国家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杨荣臣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。他强调,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,凝聚着数千年的智慧结晶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当前全球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背景下,中医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我们不仅要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的精髓,更要积极推动其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,让中医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,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。

ad8466baa47fb731747fadc2d22c4211.jpg

【图为国家中医药博物馆馆长杨荣臣致辞】

在随后的主旨演讲环节,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。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会长蔡顺利发表了讲话。他指出,在慢性病防治领域,中医药秉持“治未病”的核心思想,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、疏通经络等手段,有效干预和预防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。近年来,随着非遗文化的广泛推广,中医药非遗项目在慢病防治中的应用焕发出新的活力。本次大会不仅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,更是一次对其在慢病防治领域应用的全面展示与交流。

作为“中医传统制剂方法(中医药理学)”的非遗传承人,杨美女士以“守正创新,让非遗技艺焕发时代生命力”为题,讲述了她在中药传统制剂方法现代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。她提到,面对传统中药制剂药效成分提取率低、稳定性差等问题,她带领团队研发了多项创新技术。例如,通过精准控制温度和压力,她将药效成分的提取效率提升了50%,同时有害残留物的检出率降低了90%。此外,她还分享了将传统药方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的创新案例,如采用双层滤纸包装和真空抗氧化技术,既保留了现代茶饮产品药效,又解决了传统制剂易潮解、难保存的痛点。

在大会的圆桌讨论环节,与会专家就中医药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展开了深入交流。大家一致认为,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多方协作,既要尊重传统,又要勇于创新。同时,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,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,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。

f4088bc3894bef67f4287aac8b8c7b41.jpg

【图为签约仪式】

大会最后,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与多家企业和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,共同推动中医药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。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中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,也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为您推荐